• <acronym id="dvl3b"><label id="dvl3b"><address id="dvl3b"></address></label></acronym>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分類:玉樹新聞 三江源報

      (記者陳瑞)

      題引:在常人的認知里,一位鄉鎮黨委書記,在這場重大雪災面前,起碼也是一位運籌帷幄排兵布陣的指揮官吧!而我看到的這位書記,是親力親為灰頭土臉成天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滾打的風雪戰士;是與牧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同苦同悲同戰斗的普通一員;是不顧家人不管身體的活脫脫一名“拼命三郎”;是一位將群眾的生死冷暖放在心窩里夙興夜寐宵衣旰食的一方父母官!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風雪送草路

      見到扎西求德書記時,他正在清水河鎮迎接千里馳援的李秉宸一行,李秉宸是青海博業農牧有限公司的一名股東。此次玉樹雪災發生后,他從網絡上看到有人背草投喂野生動物的照片時,深深被這份發自內心的善良所打動。于是,他也選擇了“善良”這個詞,立即自費10余萬元從湟源縣某合作社購得四卡車100噸青儲草,在打聽清楚哪里最困難哪里最需要緊急援助后,親自啟程護送這四大車“救命草”前往稱多縣扎朵鎮。他們是2月21日晚十點從湟源縣日月鄉出發的,第二天清晨八點半便順利到達了稱多縣清水河鎮。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見車隊到達,扎西求德書記激動地走上前去,給了李秉宸一個大大的擁抱:辛苦了!你們辛苦了!感謝了!真是太感謝了!

      清水河離扎朵鎮還有60多公里??滩蝗菥?,車隊在扎西求德書記的帶領下繼續前進。

      山路依然不好走。路邊的層層疊疊的積雪耀得人睜不開眼。

      因急于了解扎朵鎮的情況,我坐上了扎西書記的車。“現在里面情況緊急嗎書記?”“非常緊急!我們還有一些通戶道路沒有打通,飼草儲備量也還不夠,加上牧民居住實在是分散,又沒有通訊信號,開展起工作來難度實在是大!經過這將近一個月的消耗,牲畜普遍陷入體弱體乏體虛時期,可以說是元氣大傷,如果這個時候不能及時補飼,將面臨牲畜大面積死亡,也就意味著前期抗災成果功虧一簣,所以我心急如焚!”

      開著車的鎮紀委書記仁青多杰接著說道:依照今年的雪量,我們已經將群眾的損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這是因為縣上未雨綢繆提前預防儲備糧草,這把先手棋下得好。其次是因為縣上組織成立畜群小組,也大大增加了牧民群眾的防災抗災能力。還有是因為縣交通局和農牧局投入機械及時,各村的道路沒有被長期封堵。這是一個抗擊雪災的成功經驗。

      “哦,明白!”我點了點頭。

      扎西書記一直不停地“咳咳咳”,原來是十天前一場重感冒引發了嚴重的咽炎和支氣管炎。

      “書記您先得搞好自己的身體呀!”

      “我哪里有治療的時間呢!我這開的有藥呢!”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因路面積雪,車隊晃晃悠悠緩緩前行。60公里的路程竟然花去了兩個多小時。而在未來兩天的采訪過程里,這個速度算是快的。往往很短的路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似乎速度已經不能用路程除以時間這個公式來計算。

      正午時分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扎朵鎮政府的院子里,鎮上干部和馬背宣講團的全體成員正手舉哈達列隊等候。“嘎屜!”(辛苦了)“嘎真切!”(感謝),一張張善良質樸又寫滿感激的笑臉,頓時讓李秉宸一行卸下了一路的困倦與勞頓。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李秉宸原計劃是將這四車草運到鎮上的。但據扎西書記反映,要送到目前最困難最偏遠的治多村至少還有150公里左右的路程時,李秉宸當即決定,繼續往前送,送到村子里。

      但橫在大家眼前的一個難題是,通往治多村的必經之路措鬧拉山上有冰坎路段,大型車輛無法通行。一籌莫展時,扎西書記說我們再想想辦法一定會有辦法的。“格章夏、尼瑪才仁你倆過來!”這兩位是治多村和直美村的村支部書記,自從雪災發生以來,一直站在扎西求德書記的身邊并肩作戰。

      “措鬧拉山是根本過不去的。我們可以借用曲麻萊的路,翻越六盤山繞過巴干鄉這樣送達。”格章夏和尼瑪才仁合計著。

      “路況可還行?能保證大型車輛通過嗎?”扎西書記不斷確認。

      “我們只有這樣試一試了書記,通往治多村的另一條道路更加難走。”

      “那就這樣,出發!”扎西書記大手一揮當即拍板。

      往常的情況下,160公里的路程算不得什么,最多也就兩個小時而已。但是這險象環生的160公里山路,足足花去了我們九個小時!這是我至今為止走過的路程不遠但用時最長的一條路。更讓人銘心刻骨的是,這條路上所發生的艱險、曲折和令人震撼的一樁樁一幕幕。

      扎西書記開著那輛掉了漆的二手車在前面開路,我們緊跟其后,四輛運草車一字排開。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僅僅過了半個小時。途徑一座小橋。身長13.5米的牽引掛車一時拐不過彎來。所有人立即下車出主意想辦法。“往后倒,左轉向打半圈兒,上了橋面立馬打回去,再來試一次。”年長的司機師傅靠前指揮,幾番嘗試下來車輛穩穩地過了橋。一輛、兩輛,三輛,四輛,車隊妥妥地過橋完畢。一路走一路停一路等。天色已暗。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不好!再遇攔路虎。

      只見眼前這座身寬不足三米的小橋被夏日的洪水沖出了一個直徑約一米的缺口。因為有了跨越第一座橋的成功經驗,第一輛卡車緩緩開上橋面,但在一陣驚叫聲中緊急剎車,原來左邊車輪險些掉入缺口。只有先倒回去。所有人下車查看路況。

      “這座橋我們是不敢過了!要不把草卸在這里讓村民們轉運一下吧!”

      “什么?不敢過了?!這可是一百噸的飼草料,村民們怎么運回去?前方還有30公里的路程!”

      “不是路程遠近的問題,而是安全,安全問題!”受到驚嚇的司機師傅情緒激動起來。

      “求求你們想想辦法,這可是給鄉親們的救命草??!我們不能這樣放棄。”

      “那如果我們的車輛或者人出了問題誰負責?”

      “我負責!”

      “說得輕巧,你怎么負責!”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巧的是橋邊住了一家牧戶,見僵持不下,牧人走上前來解圍:可以過去的,兩天前我還看到一模一樣的車輛路過過。

      “聽吧,您再試試,找準角度,一定行的!”

      在這樣的軟磨硬泡之下,司機師傅終于松口答應一試。但在場的人的心都揪到了嗓子眼上。

      龐大的車體和缺了口的橋面之間顯得那樣得不協調。

      “左邊需要墊幾塊石板。”“好!”不知何時,治多村村醫多杰江才來到了人群里。這位身材矮小干活拼命的鄉村醫生喊道:把這塊石頭放在我背上!“一二三,走起!”大家七手八腳很快墊好了幾塊大石頭。

      大車前后分別有十來號人指揮著:對對,倒車,好,方向盤向右打死,瞄準,前進,好,對準了,好,沖!

      人群中發出尖叫聲,我也在那一瞬間閉上眼睛不敢看。但奇跡就這樣發生了,車輛居然穩穩當當地過來了,左右不差分毫。掌聲響了起來,這是對第一位師傅的褒獎和對后三位師傅的鼓勵。

      第二輛車就沒有那么幸運,由于方向盤打轉不及時,右側車輪擠到了橋攔上。有人埋怨,有人再次打起退堂鼓。

      “既然第一輛能過去,后面三輛一定可以,我們不泄氣再來一次好不好?”扎西書記低聲下氣地哀求著。草是要送的,橋也是一定要過的。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往后輕輕倒,再來,好,慢一點,再來。方向盤往右打一點,好,對準了,沖!”

      歡呼聲中,第二輛車也擺脫困境。

      第三輛,第四輛也順利過橋。

      此時的扎西書記開心極了,但師傅們還有怨氣。

      “看吧,你們技術這么好,一定沒問題的。我不會拿著你們的生命開玩笑的。”

      師傅們并不予理會,繼續前往。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這條路真是充滿了曲折與坎坷。

      沒走幾步,又遇到了一大片冰棱子,坑洼不平。車轱轆不??辙D咬不到著力點,扎西書記號召大伙兒推一下。“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可眼前這具龐然大物紋絲不動。司機從駕駛室伸出頭來沒好氣地說:“這樣沒用!”“那您說怎么做?”“挖土,填坑!”“好!”

      扎西書記掄起鐵鋤狠狠砸向冰面,白花花的碎冰屑四下里濺開。有人搶了鋤頭去繼續除冰,村醫多杰江才依然沖在最前面,跌跌撞撞踉踉蹌蹌背起土堆往前跑。這時我才發現,不知何時起,搶路的隊伍里多出了七八個陌生的身影,七手八腳渾身是力。話說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冰棱除盡冰坑填平。

      又成功邁過了這道坎兒。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前方還有30公里,加油啊,還有30公里而已了!

      我們的車輛落在了車隊最后方,走啊走啊,漫漫長路漫漫黑夜,四周一片寂靜一片黑暗看不見一絲一毫的燈光閃爍。

      若不是前方有大車,真懷疑自己這是在夢游。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車輛在彎彎繞繞的盤山路上緩慢爬行著,像極了背著殼的蝸牛。走夜路是需要耐心的。低下頭來拿出手機,才發現時間已經到了晚上九點半。開始納悶,不是吃完午飯就出發的嗎?不是160公里而已嗎?竟然已經花去七八個小時?但此時驚訝為時尚早。事實是在這之后繼續晃悠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治多村黨員活動室。

    【玉樹雪情直擊】來自海拔5200米高處的抗災報告

      “我們的陣地到了!”書記從車上一躍而下。早早來到這里的村民一樣地手捧哈達列隊迎候。

      “嘎屜!嘎屜!”如在鎮上一樣的問候聲,我幾乎已經聽不進耳朵里。

      我的腦袋有點暈,我的胸口有點悶。

    上一篇:【雪情直擊 守望相助】青?;±嫒嗽駱?00噸飼草料
    下一篇:【身邊的榜樣】暴雪+大風+海拔4800多 他們在用生命救援!
    熱門排行
    精彩圖文
    美白校花高潮抽搐喷水冒白浆视频_一级婬片a片试看120妙福利区_天天拍美女天天搞得视频_亚洲无码高清网站黄色
  • <acronym id="dvl3b"><label id="dvl3b"><address id="dvl3b"></address></label></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