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dvl3b"><label id="dvl3b"><address id="dvl3b"></address></label></acronym>
    譜寫民族團結進步和諧共榮之歌
    分類:阿壩新聞 阿壩日報

    譜寫民族團結進步和諧共榮之歌

    ——阿壩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小記


    阿壩州地處川甘青交界地區,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區和我國羌族主要聚居區。全州有藏、羌、回、漢等少數民族73萬余人,占全州總人口的80.6%,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多語言共享的州情,從根本上決定了民族關系和民族團結進步始終是阿壩州必須處理好的重要問題和重要工作。

    長期以來,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始終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緊緊圍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促進社會長治久安總目標,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培育和構建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奏響了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的新樂章。

    如今的阿壩大地,從農區到牧區,從藏鄉到羌寨,一條條新建的道路連接大山內外;一排排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房,安居著萬千群眾;一所所現代化的校園,學子書聲瑯瑯;一座座設施齊備的嶄新醫院,保障群眾的健康……一幅幅和諧美麗的畫卷,印證著阿壩州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新生活。

    強化頂層設計健全機制促創建

    近年來,阿壩州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民族工作主題,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為指導,以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為目標,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相關要求,不斷健全機制,細化工作措施。

    圍繞目標任務,堅持高位推動。州委、州政府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納入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特別是今年州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提出了“一州兩區三家園”戰略目標,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核心主干,提出了通過實施區域經濟跨越發展、改善民生凝心聚力、民族關系和諧發展、社會事務依法治理、民族文化繁榮、生態文明建設、民族干部培養使用“七大示范”任務,到2020年建成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規定每年9月為“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納入常態化、長效化管理。

    強化組織領導保駕護航。成立了以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創建領導小組,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廣泛參與的州、縣(市)、鄉(鎮)、村(社區)四級聯創工作格局。

    強化效能考核確保實效。按照“正排工序、倒排工期”,把創建工作納入州、縣(市)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將任務分解到各縣(市)、各部門和鄉鎮,制定創建綜合管理制度、督查考核方案和檢查驗收方案,經常性開展督查督辦,確保創建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在強化頂層設計的同時,阿壩州以重要紀念日、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和運動會等為契機,廣泛開展以民族團結進步為主題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強化對各族群眾的宣傳教育,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引導各族群眾增強“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歷史觀、民族觀。

    表彰先進典型示范帶動促創建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步伐是促進民族團結的根本途徑。阿壩州堅持“突出特色、創新載體、打造亮點、示范帶動”工作總基調,以積極推進國家、省、州級示范命名的推薦、評定工作和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表彰為載體,逐步形成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示范創建格局。

    經歷過“5·12”特大地震的汶川縣三江鎮河壩村,如今卻是一座獨具藏家風情的生態小鎮?!奥糜瓮?,最高一個月收入能超過4萬元?!苯洜I農家樂的劉代瓊自豪地說,有了國家對地震災區重建的好政策,如今河壩村不僅環境美了,還吸引了各族群眾前來休閑避暑旅游,村民們也都吃上了“旅游飯”。

    2016年,三江鎮河壩村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

    汶川縣只是阿壩州推進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區建設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全州共有554個單位分別被命名為國家、省、州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及先進單位,其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4個、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18個;238個模范集體、808個先進個人受到國家、省、州表彰;4個單位分別被列入全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和諧寺廟66座、州級279座,全省“先進佛協”10個。

    突出特色亮點務實創新促創建

    壤塘縣大力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以及脫貧奔康融合發展;

    紅原縣把旅游業培植為脫貧攻堅的民生產業、對外交流的窗口產業、團結穩定的和諧產業;

    松潘縣是一個由藏、羌、回、漢等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境內道教、伊斯蘭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4種宗教信仰的各族群眾和諧共處;

    ……

    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的過程中,阿壩州充分發揮各民族求發展、盼發展的積極性,依托各縣(市)優勢,采取針對性、實效性等創建手段不斷創新工作形式,不斷提供優質服務,深入實施“結對暖心、慈善愛心、健康溫心”三大行動,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全面開展“四同”聯動。把創建工作與其它領域工作緊密聯系起來、有機結合起來,以促進民族團結、深化民族和睦為牽引,大力實施“創建+”,建立創建工作與經濟發展同頻、與脫貧攻堅同推、與維護穩定同抓、與凝聚人心同促的聯動機制,不斷疊加放大創建效應,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幸福指數。

    團結,是推進民族地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的第一基石,只有攜手并進、堅定不移地用發展的舉措促進民族團結,用發展的成果鞏固民族關系,才能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如今,阿壩州各民族親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就像陽光、空氣般融進阿壩州各民族群眾的生活中,流淌在各民族群眾的血液里。來源:阿壩日報  ■記者楊園潔


    上一篇:千里行動暖民心 真幫實扶促脫貧
    下一篇:阿壩州召開第六次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表彰大會暨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工作推進會
    熱門排行
    精彩圖文
    美白校花高潮抽搐喷水冒白浆视频_一级婬片a片试看120妙福利区_天天拍美女天天搞得视频_亚洲无码高清网站黄色
  • <acronym id="dvl3b"><label id="dvl3b"><address id="dvl3b"></address></label></acronym>